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证据不足,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无逮捕必要,检察院不得批捕。司法实践中,有下列情况,检察院一般也...
1、以下情形不予逮捕:(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有证据,但证据不能相互印证,也不能查证属实,无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唯一结论,不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条件,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有社会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如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等。 3、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不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的,也应作出不批捕的决定。 4、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的,也应作出不批捕的决定。综上所述,检察院拿到办案机关提交的案件材料后,如果认定证据不足不予批捕的,会出具不予逮捕书,从刑拘到放人,最长是三十七天。办案机关必须执行放人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羁押。即便是需要进一步补充侦查,也应当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
检察院不批捕情况如下: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者没有逮捕必要的;3、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证据条件的。检察院不批捕不意味着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批捕只是代表不符合批捕的条件,但是案件依旧由公安机关推进办理。
在逮捕程序中,建议检察院不予逮捕的情况主要是: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2、主观恶性极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和胁迫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积极退脏,赔偿损失,有悔罪表现的;3、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悔,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4、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达成和解协议。经审查,认为和解是自愿、合法、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5、犯罪嫌疑人是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在校学生。他有悔罪行为。他的家庭、学校或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具备监护和帮助教育的条件。;6、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不能自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