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该立即保护好现场,立即报交警,同时报保险公司,有人员受伤的还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然后等待救援和交警到...
酒后驾车、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撞死人,对此责任的承担应当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民事责任: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二、行政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进行以下流程: 1、报警; 2、造成人员伤亡,拨打急救电话对受伤人员进行救助,并可以采取一些恰当的紧急救助措施; 3、保护好现场。如果因为救助伤者或恢复交通秩序等原因,需对伤员、车辆的位置进行挪动的,一定要标好位置,以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清、等候交警到场; 4、协助救护伤者,如实向交警陈述事故发生经过; 5、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按照比例承担相应的责任; 6、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
酒驾交通事故,一般是负全责。具体的责任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为准。 (一)酒后驾车肇事的行政处罚酒驾所负的行政责任分两种,一是酒后驾车要扣证并罚款;二是醉酒驾车不仅要扣证罚款,约束至酒醒后还要处以行政拘留。饮酒后营运机动车的,相应的责任就更重,对于一年内醉酒驾车被处罚两次以上则要吊销驾驶证,而且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受损人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造成受害人伤残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赔偿伤残补助金、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造成死亡事故的,应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失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关于精神损失费的计算,侵权人的过错是一个重要参考,当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这一部分费用的承担显然要比非酒后驾驶所导致的事故要重。 (三)酒后驾车肇事的刑事责任酒后驾车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对自己的生命的不尊重,更危害着公共安全。依照我国《刑法》规定,酒后驾车肇事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停车确认受害者状况。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应立即停车,并下车返回肇事地点,确认被害者和被撞车辆的状况。决不应自认受害者伤情轻微,能够自理,就不停车检查,一走了之。 2、救护被害者。当事故引起伤、亡时,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即使是自认无责任的肇事者也有救护义务。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必须确认被害人是否受伤及受伤程度,必要时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检查抢救。 3、保护发生事故的现场。除抢救伤者外,其他现场车辆应保持发生事故后的原样,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便于交通事故处理机关人员勘查现场,查明事故真实情况。 4、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在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后,还必须立即向就近的公安机关和交通警察报告。肇事者可采用电话或委托他人的方式的报告。一般情况下,在事故处理机关的人员到达之前,肇事者不应随意离开。具体报告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二是死伤人数及受伤者的伤势;三是损坏的物品及其损坏程度;四是就该事故已采取的措施。“迅速报告”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当时或者采取必要措施后马上报告。若先前往目的地或办了其他事再报告,均不能视为“迅速”。 5、收集必要的证据。交通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人员到达之前,肇事者应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一是受害者的住址、姓名、车辆号码;二是现场情况(道路的宽度,附近景物及有无人行横道等);被害者状况(被害者躺卧的位置,相撞的地点,被撞的部位及程度等);三是目击者的住址、姓名及所见情况;四是当事人双方有无过失及其程度,对方的意见等。收集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不能伪造、编造虚假情况 6、通知保险公司。机动车一般都投有保险,事故发生后,要记得通知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备案,方便保险公司的勘测和定损,以免以后理赔出现麻烦。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及过往车辆的驾驶员和行人都有义务报案和协助报案。由于交通事故归事故发生地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管辖,所以应当向事故发生地有管辖权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报案。事故发生地附近有执勤交通警察的,可以向其报案。如果事故发生地归哪一个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管辖不明的,可以向该地任意一个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报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8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