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明确合伙人的出资份额 二、意见分歧解决方式 三、明确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明确时间...
合伙企业较之公司更为灵活,法律对于合伙企业的限制也较少,当事人甚至可以用劳务出资。对于企业管理、经营、合伙人的权利义务都可以由当事人在合伙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注册合伙企业必须签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合伙目的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 (3)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 (5)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 (6)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7)入伙与退伙: (8)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9)违约责任。 (10)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间和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式。 5、出资权属证明: 6、经营场所证明: 7、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8、法律、行政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许多合伙纠纷的产生都是因为合作之初双方未能就合作相关事项达成充分的书面协议,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分歧时没有合约可依,又难以继续沟通,而导致合伙解体,并且也毁了多年的交情,甚为可惜。 因此,建议双方就合作事项及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充分的协商,并签订规范的书面协议,必要时委托律师审查或代书协议,以为双方日后的愉快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合伙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点比我国有关法律就一般合同主体的资格要求就比较严格。 2、合伙合同作为商事合同,如果是以成立合伙企业为目的的,其主体就不得是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