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若干规定》第二条是关于认定失信被执行人的程序性规定,设置了提示——启动——认定——生效四个环节的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程序。其中,第一款为对被执...
被强制执行的人并不就是失信被执行人,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大于天,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的底线,都逃不过被制裁的结果,被执行人长期玩失踪,并不表明其就能逃得掉,只不过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已... 当然,对于逃债的被执行人,首先你要配合法院想办法弄清他有没有其他可执行的财产线索,然后再想办法弄清他的落脚点能抓到现行就更好处理了.。
一、执行期限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3、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二、执行方式针对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提留;搜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强制迁出房屋等多种方式。但人民法院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要费用。三、执行监督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人员的具体执行不当或有错误的,有权向该执行人员所在的人民法院反映,人民法院应及时处理。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有权要求执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执行人员在案件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的纪检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控告。
申请人已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调解不成功的,不需要再次起诉,只需要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即可。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的,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4人已浏览
2,420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3,3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