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定继承遗产的分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1、首先把所有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拿出来给配偶,剩下的才属于他的合法遗产。对于遗产,在有遗嘱的前提下优先适用遗嘱,只有在没有遗嘱的前提下才会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去继承。按照法定继承的话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都可以协商确定继承的份额,协商不下一般会平均分配。在本案中,一般就是配偶和子女平均分配遗产是最正常的结果。 2、具体到田地也是同上一样的方式去分配,但是注意的是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土地,继承人要继承集体土地的前提是必须是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换句话说如果继承人的户口已经迁出而不在本村的话是无法继承土地的。
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