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新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
离婚诉讼只要符合以下情形会裁定准予撤诉: 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 2、申请撤诉是出于自愿而非受人强迫。 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规定的离婚诉讼的程序: 1、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起诉状,写明诉讼请求、诉讼理由和诉讼证据; 2、法院应当先行调解,调解有效的,终止审理; 3、调解无效的,法院会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经法院审理后,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一)离婚诉讼的目的在于解除婚姻关系,而能否解除婚姻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因此,法定的离婚事由是一方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请求解除婚姻关系的理由和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据以决定是否准予离婚的依据。(二)婚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查,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是中国法院判决离婚或不离婚的原则。并且在该条第3款列举了准予离婚的具体情形,从而确立了抽象概括与具体列举相结合的例示主义的判决离婚标准。即使提出离婚的一方有过错,只要具备离婚的法定事由,人民法院也应当判决准予离婚。离婚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尤其是在打离婚官司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因为离婚官司中原告作为起诉的一方,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要求,就需要实际提供证据举证,对自己的诉讼请求加以证明,否则的话最终的判决结果可能就会对其不利。
法律规定离婚诉讼程序如下: 一、起诉,一方或双方携带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立案申请; 2、庭审,法院立案后,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审理案件; 三、判决,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