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罪是结果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是严重的后果,才能构成犯罪。即损坏的文物价值高,损坏的文物数量大,面积广,对历史、艺术、科研、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等都有严重影响。 《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者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坏罪的要求: 1、主要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过失; 3、客观要求: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擅自离职,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珍贵文物损坏,后果严重的行为; 4、对象要件: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