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煽动民族歧视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歧视为目的;该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中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者在贿赂者和受贿者之间实施交流、中介、实现受贿和受贿的行为。也就是说,贿赂双方穿针引线,促使双方相识,代替联系,传达贿赂物品,帮助双方完成贿赂行为。介绍贿赂行为,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只是口头表明引见,没有具体实施中介行为,或者已经受贿,受贿双方见面,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受贿行为,不能构成受贿罪。根据朋友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表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立案调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介绍个人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金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公司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2、介绍贿赂金额不符合上述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况之一:(1)介绍贿赂行人获得非法利益的;(2)介绍3次以上或者3人以上的;(3)介绍贿赂党政领导。(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就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中介的是贿赂。受贿行为是有意的。一般来说,从中获得私利的目的是考虑亲戚和朋友的关系,或者考虑其他非物质利益,自愿介绍受贿的,一般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其中情节轻,危害结果不严重的,也可以不遵守犯罪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煽动民族的仇恨、民族歧视罪所侵犯的民族平等权利也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平等权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的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公然宣传。 所谓民族的仇恨,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原因而产生的强烈憎恨。 所谓民族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理由而对人们进行区别、排斥、限制,意图损害其他民族平等地位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本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有:散发、公开陈列、张贴、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使他人获得文书,鼓吹暴力或种族仇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的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88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