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和两高关于《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解释(二)规定,复制发行数量在500分以上的则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复制权的行为指,未经授权,将作品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如,未经授权,使用临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以下犯罪组成:(1)主要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素:主观必须故意;(3)主体要素:主体为作权人的作权和作权管理制度;(4)客观要素:以营利为目的,销售《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和假冒他人签名的作品。
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二、侵犯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2、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划清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主要把握客观上是否达到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法定要求;主观上是否“明知”,即根据案件事实、证据综合判断明知的存在,“以营利为目的”是主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2.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实施《刑法》第217条的侵犯著作权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一罪论处。实施侵犯著作权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二罪实行并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人已浏览
34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