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
民事诉讼并非没有时限,当案件超过一定的时限之后,人民法院就不予受理,这也表明当事人放弃了对案件的诉讼权利,所以人民法院会判断当事人放弃对被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四种刑事诉讼时效,即犯罪在下列期限后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期限可以参照以下内容:上诉权是被告依法享有的重要刑事诉讼权利之一。被告提出上诉不需要理由,只要被告提出上诉,法院一般会接受。但是,上诉有期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期限为10天,上诉期限为5天。上诉期限自收到判决和裁定之日起计算。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上述期限届满后未提出上诉或者抗议的,除需要审查死刑审查案件外,具有法律效力。上诉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出:一种是通过原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另一种是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第一种情况下,原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将上诉和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民法院。第二百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十九条的情况下提出上诉 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拒绝接受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判决后五日内提出抗议诉讼。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作出抗议决定,并答复申请人。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10天,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5天,自收到判决和裁定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