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110ask.com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夫妻双方打算结束婚姻关系时,就应该马上考虑离婚财产处理的问题,如果等到离婚诉讼判决后,再申请分割合法所得财产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大。好聚好散,夫妻双方和平协商,在离婚前商量好财产处置方案,才是最理智的做法。在以往的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协议中大多会出现三种无用约定,绝大部分夫妻处理共同财产时都会陷入以下误区,从而影响财产分割的结果: 第一,财产归子女。实际上,这些财产仍然由父母掌控,从法律上看赠予没有履行,所以大部分被认定无效。 第二,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所有,但实际没有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同样是一种赠与未完成的行为。在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离婚案件涉及分割房子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怎么分割,分割前首先需要对房子定性。 1、房屋赠与未办理过户手续,房产归赠与方,不予分割; 2、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买房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属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3、婚后由双方父母出资买房,不管产权登记在哪一方名下,需按照出资份额比例分割; 4、婚前买房婚后还贷,属购买方个人财产,不予分割,婚后还贷部分及其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方按照比例进行补偿; 5、双方用共同财产以父母名义买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子产权属于父母,不属于夫妻财产,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资情况,算作债权要求偿还出资额; 6、婚后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房屋属夫妻共同所有,对房屋产权的分割,原则上应当均分。 实际当中具体如何处理,需要看每个案件的不同情况。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婚前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那就一直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用参与分割。个人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存续而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双方结婚后约定了婚前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在离婚时就需要分割。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4,522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