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按照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
国家制定的高温补贴费是根据实际地区的温度情况进行的,每个地区的实际天气情况都会影响高温补贴费的发放和标准的制定。为了更好地管理我国高温费的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使用者应实行以下高温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在高温天气期间,使用者应根据以下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交替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人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间段的室外作业等措施: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必须停止当天的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使用者一天安排工人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间,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内露天作业时间,最高气温达到3、3℃以下的室外作业时间。2、高温天气来临前,用人单位应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工人进行体检,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妇员工和未成年人在35℃以上高温天气期间从事户外露天作业和温度在33℃以上的岗位作业。另外,在高温和强烈的热辐射等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权益也被重点考虑。用人单位安排工人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职场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向工人发放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高温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高温天气上班有补助金。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通知:1、各地使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间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工人健康和生命安全。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向工人支付高温津贴。3、同时,使用者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工人工资。使用者必须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保护。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和温度在33℃以上的职场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在35℃以上高温天气的露天作业。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是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月100元。高温津贴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中支付。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将遵循新政策。使用者在工作场所,提供正常劳动的员工也必须在发行范围内,如果员工没有正常上班,可以根据实际上班提供的劳动天数换算发行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职场温度达到33℃以上的人扩大到所有工人的发行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到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即使工人在室外高温条件下没有工作,工作场所的温度也在33℃以下,在此期间也能得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者可以得到150元/月。
高温工作的劳动保护措施 (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1、采取隔热措施: (1)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2)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2、通风降温措施: (1)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2)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3)安装空调设备。 (二)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如高炉作业工种,须佩带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服。 (三)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1、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2、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四)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8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90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