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有效的合同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1)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法。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合同的生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因为合同在本质上乃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律可以产生法律约束力;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产生此种约束力,则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有效的合同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当事人有缔约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308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