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原告申请撤诉,要经过主审法官审核批准后要出具《民事裁定书》。 一般10天内可以退一半诉讼费。【2】原告写撤诉申请书,法官如果同意撤诉,...
一、民事诉讼的主要流程有: 1、原告向法院起诉。 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并通知交费;向被告送达诉状和证据材料副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退费手续流程,当事人在案件审理结束后,首先需提供银行卡号和其他资料给退费窗口或承办人,然后再要找承办人签字,而承办人要找分管院长签字,最后还需等财政放款,整个周期一般比较长。特别是很多案件由于退费金额较小,当事人往往会不主动办理退费,但是承办案件的法官却不得不依规办事,频繁地和许多当事人催问联系沟通,不仅牵扯法官较大精力,也是对司法和行政资源的浪费。 为此,建议适当调整诉讼费退费手续流程,切实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具体建议有: 1.手续前置。当事人在立案时就先行提供退费银行卡号,签字、盖章确认,作为立案的手续之一。 2.流程优化。案件结束后,如需要退费的,法院可直接将费用退至当事人立案时提供的银行账户,无需当事人再另行申请和提供资料。 3.退费零报告。每一个案件结束后,承办人都签字确认一份《退费情况表》,其中没有实际退费金额的实施“零报告”,并将《退费情况表》交由退费窗口统一走流程办理,承办人不负责其他手续问题,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根据退费手续流程,当事人在案件审理结束后,首先需提供银行卡号和其他资料给退费窗口或承办人,然后再要找承办人签字,而承办人要找分管院长签字,最后还需等财政放款,整个周期一般比较长。特别是很多案件由于退费金额较小,当事人往往会不主动办理退费,但是承办案件的法官却不得不依规办事,频繁地和许多当事人催问联系沟通,不仅牵扯法官较大精力,也是对司法和行政资源的浪费。 为此,建议适当调整诉讼费退费手续流程,切实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具体建议有: 1.手续前置。当事人在立案时就先行提供退费银行卡号,签字、盖章确认,作为立案的手续之一。 2.流程优化。案件结束后,如需要退费的,法院可直接将费用退至当事人立案时提供的银行账户,无需当事人再另行申请和提供资料。 3.退费零报告。每一个案件结束后,承办人都签字确认一份《退费情况表》,其中没有实际退费金额的实施“零报告”,并将《退费情况表》交由退费窗口统一走流程办理,承办人不负责其他手续问题,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1、立案阶段。首先,受害人作为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民事诉状及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二、庭前准备阶段。法院将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民事诉状复印件送达被告。应诉通知和原告证据材料将在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将在收到答辩意见后送达原告。有些法院立案后会向双方发出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按通知要求及时举证。如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应提交延期举证申请。三、庭审阶段。开庭时,书记查明了出庭情况,宣布了法庭纪律,审判长检查了当事人的情况,宣布了案由.审判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法官提问,互相提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法官询问各方最终意见,庭审结束。四、裁判阶段。案件经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估,做出判决结果。接着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天,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天。如果放弃上诉,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9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494人已浏览
1,6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