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过期证件无效。需要补办低保。低保是指因家庭成员严重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1、助学金的申请比助学贷款要简单得多.如果是新生,你的通知书内会有一张《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那么赶在开学前把这张表按要求实际填好。2、填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请失业补助金后能交医疗保险,但是其他保险不能继续缴纳。因原来单位交的是职工社保,失业后是不能以个人身份继续参保的;不过失业人员可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保证金和保释金,在刑法和民法当中区别很大,在刑法当中是可以退换的。因为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因此,在我国取保候审之中的“保证”,不仅有被保释之人的“保证”(在西方的刑事诉讼法中,往往是“宣誓”),还应包括财产之担保或他人之担保;而所候之“审”,除了法院的审判外,还包括侦查机关和起诉机关之传讯(审问)。保证金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笔权利金,买方获得了权利但没有义务,因此除权利金外,买方不需要交纳保证金。对卖方来说,获得了买方的权利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因此,需要交纳保证金,保证在买方执行期权的时候,履行期权合约。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保释金是以金钱换取暂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一种制度,说通俗一点,就是“你现在是犯罪嫌疑人,但我现在不关你,但你要交一点钱,在未定罪之前,你享有被限制的部分人身自由,如果你跑了,保释金被没收,如果你规规矩矩,将来保释金还你”和以后的有罪无罪无关。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因此,在我国取保候审之中的“保证”,不仅有被保释之人的“保证”(在西方的刑事诉讼法中,往往是“宣誓”),还应包括财产之担保或他人之担保;而所候之“审”,除了法院的审判外,还包括侦查机关和起诉机关之传讯(审问)。取保候审虽然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但相对于刑事拘留和逮捕这两种强制措施而言,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却较少被采用。这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9条第3项关于“等候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的规定,明显不相符合,因此,需对此问题予以研究,以推动取保候审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更多地被采用。
申请条件 城市低保对象是指持有本地非农业户口、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 主要是指: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但其无赡养、扶养或者抚养能力的城市居民; 2、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3、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4、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者期满后未能再就业,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5、持有本县非农业户口,按国家有关政策享受政府定期抚恤补助,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县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优抚孤老及其他优抚对象; 6、其他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人员。 7、家庭成员中不包括不应赡养、扶养或抚养的人。 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扶)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但无赡养、抚(扶)养能力的人员应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有一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给予差额补助 申办低保程序 个人申请→乡镇民政所(或社区居委会)登记调查→评审小组评审→初审公示→填写低保对象登记表→社区居委会(或乡镇民政所)复查申报→乡镇政府核查审定→核查对象公示上报→低保局审核→批准享受对象公示→民政局审批→财政局拨款指定银行→银行发放低保金 申请低保需提供的相关证明 (一)个人书面申请书; (二)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失业证》、《下岗证》等相关证明; (三)家庭各类收入证明: 1、在职人员收入证明,由所在单位出具,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2、离退休人员需提供领取离退休费的证件或者有关证; 3、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失业人员,需提供由管理部出具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标准的证明; 4、按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的数额证明: 5、其他有关收入的证明。 包括: 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其他劳动收入; 2、离退休费及领取的各类保险金; 3、储蓄存款、股票等有价证券; 4、出租或者变卖家庭资产获得的收入; 5、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扶养或抚养费; 6、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予; 7、社会救济对象领取的定期救济金; 8、其他应计入的收入; 9、对难以核定的收入的职业评估,审批机关按规定对低保对象资格进行审核时,保障对象应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 以下内容不计入家庭收入: 1、优抚对象的优待金、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费; 2、丧葬补助费; 3、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赔偿金; 4、其他经省民政部门确认的不宜计入的收入。 (四)其它相关证明 不属于城市低保保障的范围 1、不按细则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或提供虚假证明的; 2、收入无法核定或隐瞒家庭实际状况的; 3、不按《协议书》规定履行义务的; 4、家庭中虽无从业人员,但生活来源有其他渠道,且日常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本县城市低保标准的; 5、拥有自己出资购买的汽车、摩托车、手机等非生活必需高档消费品的,家庭安装电话且月话费总额超过当地低保标准15%的; 6、有大额固定资产(门面房、商品房、私有楼房等)的; 7、穿戴金银手饰、名牌服装的; 8、参与赌博的; 9、饲养宠物的; 10、经营门店两年以上的; 11、外出打工的; 12、按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的人员; 13、在劳动就业年龄(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内,有劳动能力而不能出具劳动部门、街道提供的就业状况证明的无业人员; 14、采取违规(法律、法规)行为,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有关人员; 15、家庭成员有一方属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有固定收入的人员。 保障对象的法律责任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78人已浏览
735人已浏览
968人已浏览
1,0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