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名誉权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当事人自己选择的请求予以审...
人民法院的判决,针对个体是维护上诉人合法权益,针对社会则是对社会行为有指引作用。本案一审所形成的判例,未维护上诉人权益是小,但对社会行为错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原告:xx有限公司 地址: 电话: 传真, 法定代表人:xx 职务:董事长 被告:XXX, 住所地: 联系电话: 传真: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刊发对原告名誉权梅成侵害的相关报道或言论; 2、判令被告在相应的报刊、媒体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商业信誉损失及其他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1000万元; 4、本案诉讼费及保全等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原告:xx有限公司 x年x月x日
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侵占罪,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471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