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没有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地方法院在审批实践中如何确定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自然人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特定的身份权利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对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财产权利的保护。
首先,精神损害赔偿只有在侵权民事关系才能提出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精神费,赔偿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索赔情况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1,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