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其基...
犯罪未遂: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成功的,视为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犯罪未遂概念: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视为犯罪未遂。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犯罪中止概念: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一)主观上为了犯罪 (二)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三)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一是预备行为没有完成,因而不可能着手实行犯罪;二是预备行为虽已完成,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四)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预备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05修订)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分析说明]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进行的,是预备犯。它具备以下特点: (1)行为人具有为便利实行、完成某种犯罪的主观意图。 (2)客观上犯罪人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 (3)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准备阶段,未能进展到着手实行犯罪。 预备犯的责任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6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7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