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公民、法...
行政诉讼不是两年,而是六个月;当事人先申请复议,不接受复议决定的,为期15天。对时效的理解是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救济其权利的有效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制度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不同的诉讼中,它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民法超过诉讼时效只丧失胜诉权,起诉权不丧失。在刑事诉讼中,超过诉讼时效的,犯罪行为将免于刑法追究。在行政诉讼中,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就意味着丧失起诉权。
最长起诉期限是指除斥期限,只要超过法定最长期限,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法院都不予受理,受理后裁定驳回起诉。 最长起诉期限是指特殊期限。虽然超过了最长的诉讼时间,但如果有合理的法定理由; 最长诉讼时效要考虑特殊情况予以适当考量,或扣除或延长,起诉人并不当然丧失诉权,法院仍然需要依法审理。
行政诉讼时效的起算一般是从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何为“知道”?法律未作相应解释,所谓“知道”应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对人行为内容(这里的内容应包括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及诉权和起诉期限,而非道听途说,也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简单的决定、批准、审批、处罚内容,这里的行政机关的内容应当包括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这样行政相对人才能真正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否则就不能视为相对人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以口头形式告知,亦必须制作笔录,行政相对人通过非上述途径而得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不能视为“知道”。所以这种情况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解释:“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可以把起诉期限延长至5年的规定,这是解释保护行政相对人诉权保护的一个具体体现。而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时效有请求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即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就一般的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或诉讼而言,根据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为2年;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被请求机关逾期不予以赔偿或者行政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在期间届满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为3个月;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未告知赔偿请求人诉权或起诉期限,致使赔偿请求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赔偿请求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但逾期的期间自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1年。这种答复已经很详细很具体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