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双倍工资诉讼时效的问题,主要是下面几点内容: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基于对方的真实意思,不违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也将严格审查贷款原因、时间、地点、资金来源、交付方式、来源、交付方式、资金流动、借款人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如果贷款事实不真实,法院可以依法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劳动关系双方约定月薪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确定。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并以确定的工资数额作为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如果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仍然不能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可以根据劳动者实际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劳动保险、职工福利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月薪不明确构成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举证工资构成项目。用人单位不能举证或者证据不足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实际月收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确定的双倍工资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