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看具体情况定,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最终怎么判,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决定。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会被收监、逮捕,由办案机关根据办案需要决定,涉及因素很多,这种情况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规律可循。如将来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不宣告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看看具体情况。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证金并出具保证金的强制措施,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和传播。建立取保候审制度,是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由于是非羁押的强制措施,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益。《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人有下列义务:(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二)传讯时及时到达;(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缴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结悔,重新缴纳保证金,提出保证金或者监视居住、逮捕。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并随之而来的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拘留或逮捕,但需要限制其行动自由。违反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再次收监。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居住的市县;2)传讯时未能及时到达;3)以各种形式干扰证人作证;4)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现实中确实存在。之前有个案子开赌场,当时给嫌疑人取保候审,因为案子不是嫌疑人,出来后几个人一起串供,然后又收监。所以即使取保候审,也要各方面注意,不能掉以轻心。《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2)地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3)及时到达;(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破坏、伪造证据或串行供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规定:(1)不得进入特定场所;(2)不得与特定人员会面或沟通;(3)不得从事特定活动;(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和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管。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项规定缴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悔改、重新缴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监视居住、逮捕。违反保释候审规定需要逮捕的,可以先拘留嫌疑人、被告人。
取保候审后可能再次被收监,要看具体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9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