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牙齿受伤,保险公司一般仅按照普通补牙的标准计算,从法律角度来讲,合理的治疗费(包括牙齿修复费用)只要在保险范围内都应当由保险公司理赔。...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关于交通事故中有关于牙齿脱落的伤残评定标准有以下几条:1.ⅲ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4枚以上;2.ⅴ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0枚以上;3.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6枚以上;4.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2枚以上;5.ⅸ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8枚以上或者口腔损伤,牙齿脱落16枚以上;6.ⅹ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或者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对于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且符合伤残等级标准的,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伤残赔偿项目外,对于后续的义齿更换,可以按照法律关于残疾辅助器具的规定进行更换,至于更换的具体周期和费用,则可以根据安装机构的意见来确定。二、未构成伤残等级的牙齿的损失赔偿:在交通事故中,牙齿虽然受到损害,但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程度,不构成伤残,牙齿不能按照残疾辅助器具的标准赔偿时,牙齿的后续更换费用,以及更换周期如何确定,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赔偿标准,有些法院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均会要求受害人在费用实际发生时再行主张,这样虽然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对于受害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义齿的更换周期是比较长的,等到受害人实际发生后,再向侵权人主张时,侵权人往往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或无力支付赔偿款。而对义齿更换的后续医疗费用和周期进行司法鉴定,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司法实践中,鉴定机构是可以做出对义齿更换周期或费用的鉴定结论的。因此,受害人是可以通过及时申请牙齿更换周期及后续医疗费用的鉴定来一次性获得赔偿的。
相关内容见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如提供具体的伤残信息,或可帮助对应查阅。 现摘录其中最轻一级——Ⅹ级的规定标准为:“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或“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可供参考。 其他涉及牙齿方面的较高伤残等级,主要是上述标准中的牙齿脱落枚数上的差异。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1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不能工作;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级伤残划分依据为:.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明显职业受限;d.社会交往困难。 4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职业种类受限;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社会交往贫乏。 6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c.不能胜任原工作;d.社会交往狭窄。 7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不能从事复杂工作;d.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8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活动受限;c.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d.社会交往受约束。 9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8人已浏览
979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4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