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
参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编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起诉”与“免予起诉”是不是同一概念? 2、检察院现在有没有继续“免予起诉”的法律依据? 3、盗窃数额较大的犯罪是否不属于公诉案件? 4、公安机关现在有没有继续建议或决定“免予起诉”与“不予起诉”的法律依据? 5、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作出“免予起诉”或“不予起诉”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6、受害人持有谁的信用卡,是否成年人? 7、你是否成年人? 8、受害人的“谅解”是否能动摇刑法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 9、在校生与非在校生是否可以或应当适用不同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 10、为什么在校生可以优待? 11、为什么非在校生不可以优待? 12、公安局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3、检察院对公民决定逮捕后,又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4、建议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律所与律师面谈?
刑事诉讼法移交起诉的条件有: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免予起诉的条件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依法不追诉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