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报警基本上没用,我是做过传销的,也参加过传销案的旁听,传销案的公诉人一般是公安局,而非受害者。被告也基本上是做到经理级别的人物,一...
遇到涉嫌犯罪的,都可以报警处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9条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的该条规定显然已经表明了,立法者不认为购买假身份证是犯罪行为的立场。如果按照共同犯罪处理,将其纳入刑事犯罪的范围内,显然是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的。 其次,从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看,类似本案的这类购买假身份证者具有一定的可宽恕的理由。不少人是为了便于找工作等原因而购买假身份证,他们使用假身份证的行为本身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危害并未达到刑事追究的程度,对此理应与伪造、变造假身份证的犯罪行为区别对待。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17条规定,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你肯定违法但够不上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管理活动的重要证明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管理活动,损害其声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1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7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