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行政人员需要穿制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行政执法需要,要求统一穿着制式服装的,其批准权限在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均无权批准...
行政人员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构人员或者公司行政人员而人力资源人员则单纯的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员或者说在人力资源部任职的人员。行政人员是加有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而言,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必须经过以下程序: (一)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 (2)警告; (3) 陈述和申辩; (4)制作执行决定; (5)送达; (6)采用各种强制执行方式; (7)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受理的理由。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行政决定不具有法定执行效力,行政决定没有法定依据,事实明显不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执行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裁定不予执行。 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执行裁定,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并送达当事人,限制当事人履行期限。
向法院起诉追究责任。可以先写明起诉主体,即行政机关的具体名称,再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如道歉、赔偿损失等。,然后说明具体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事实和理由,最后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最后提交给行政主体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辟谣】行政赔偿必须先确定违法行为?真相:是的分析:行政赔偿必须先确定违法行为。行政赔偿是被害人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公民利益时提出的,提出行政赔偿的前提是侵权是违法的。【提醒】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如下:1。实质性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2、形式性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3、内部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管理内部机构、人员和内部事务时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行为和内部程序违法行为,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行为;4、外部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管理外部事务时发生的违法行为;5、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6、不作为行政违法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1、可以肯定的是,行政执法适用普通程序需要2名执法人员; 2、对于简易程序需要几名执法人员的问题,目前行政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立法初期,1名执法人员是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调查取证的,由于后来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有些被处罚人对于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对适用简易程序收集的证据有异议,而只有1名执法人员说服力比较弱,为避免这种争执,很多地方政府规章逐渐把所有行政执法都硬性归定为2名执法人员; 3、目前行政执法人员可依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大多数行政机关都默认了必须2名执法人员的这种习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6人已浏览
306人已浏览
2,912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