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有两种程序,一是简易程序,民诉第一百四十六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
一般来说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材料之后,7日之内决定是否立案。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必须开庭审理,而是只要求在3个月或者6个月内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诉案件开几次庭、休庭之后多久再开庭,都是由主办法官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的,法律对此没有过细的规定。不过,法律对公诉案件的整个时限都有相应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有长有短,但通常程序是: 从您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你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您的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你们。 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
从起诉到开庭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首先,法院需要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综合以上时间,起诉到开庭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