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
法律分析 当事人构成妨害公务罪之后,法院应该根据其犯罪情节来确定罚金。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妨碍公务罪的罚款是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的。罚款应当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支付。罚款是指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支付一定数额的罚款。
2、倍数制。不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根据犯罪数额的一定倍数确定罚金的数额。如1997年《刑法》第153条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3、比例兼倍数制。不规定具体的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数额的一定比例和倍数确定罚金的数额。如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各种犯罪均规定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 4、特定数额制。即明确规定罚金的数额。1997年《刑法》第173条对变造货币罪即规定了这种情形。 5、抽象罚金制。即只抽象地规定判处罚金。如刑法对犯罪的单位都是只抽象的规定判处罚金。此外,也有对个人的某些犯罪只抽象地规定判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 277条规定,妨害公务罪的处理方式如下: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5.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