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责任方面,要看刑事法意义上的事故责任认定,不是指交管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 要区分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与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 行政法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一方当事人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们可以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向上级交警申请复核;其次受害人是女性吗,即使到退休年龄仍然在工作,应当支付误工损失;其三如果已经失去复核机会,对方交强险全额赔付(医疗费1万、财物损失2000、伤残11万),其余由三者险按责任比例赔偿;其四,项目: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营养费、衣物等财物损失。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1、医疗事故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里所说的医疗机构,是指按照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和护士,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2、违法行为的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的事件。目前,我国颁布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精神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法、血液制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法等。卫生部门和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大量的部门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常规。这些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在自己的相关业务活动中掌握相应的规定,并遵守规定,以确保其合法执业。从医疗实践来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部门关于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管理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常规。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过失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而不是伤害患者的主观故意;对病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后果。这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点。4、过失与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的重要方面。虽然有过失行为,但并没有对患者造成损害。这种情况不应视为医疗事故;虽然有损害后果,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过失,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7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957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