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在对防卫过当致人残疾的量刑时,要考虑过当程度,过当程度的大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实行正当防卫的行为人构成防卫过当,致他人轻伤的,人民法院是应当对其进行判刑处罚的,但会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被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情况下,量刑根据程度而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考虑以下情节 1、过当程度 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量刑。 2、防卫动机 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防卫行为是出于何种动机,例如是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还是保护本人利益,显然影响对防卫过当的量刑。 3、权益性质 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的性质,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该加以考虑。 4、社会舆论 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还要考虑社会影响,既不挫伤公民正当防卫的积极性,又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抡起一个木制小椅子挥了了过去打中于某头部造成重伤”应该属于重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由于该行为是防卫过当,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所以,这有可能判三到五年的有期徒刑。
正当防卫致死如果属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会被判刑,其余情况有可能判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