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可以看...
解决途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发生了继承纠纷,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以解决: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产继承纠纷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有订立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就继承人愿意接受的时间、方法和份额达成协议,然后按照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群众组织。继承纠纷发生后,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协商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4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