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1)第232条规定: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2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1、(1)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2条为了犯罪,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1)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2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若真是说孰轻孰重,个人认为故意杀人的预备犯的量刑是,比照……免除处罚,最低可能是免除处罚。而致人死亡罪的最低是有期徒刑。量刑起点是过失致人死亡罪高,故过失致人死亡罪重。但是故意杀人预备的最重的题型是十年以下在期徒刑,这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高刑要高,从这方面来说,故意杀人预备重。
简单的解释就是: 故意杀人对死亡结果是持故意的心态,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抱以期待或积极的心态。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对死亡的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不是持故意、希望发生死亡结果的心态。 这个区别虽然表述上是清楚简单的,但是实务当中确实是比较难以分辨的,主要考虑: 1.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通过细节来印证例如矛盾之深,恶性极大等; 2.客观上的判断:伤害方式,是否是足以致命,这要看被害人受伤的位置、力度、凶器等 例如:同样是拿刀伤人,有可能只是捅大腿(伤及动脉),有可能是捅心脏,犯罪嫌疑人对他的行为后果是应当知晓的。所以结果都有可能是死亡,但是定罪却截然不同。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6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