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收养与寄养有以下区别: 1、条件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的法定条件办理,寄养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 2、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消除...
寄养的孩子有房产继承权吗《继承法》规定:自然人可以基于以下三种原因而取得继承权:因婚姻关系而取得;因血缘关系而取得;因抚养、赡养关系而取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寄养是指父母因特殊原因不能直接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把子女寄托在他人家中生活的一种委托代养行为。寄养不发生父母子女关系的变更。
收养与寄养在本质上有着严格的界限。收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领养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进行抚养,使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建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寄养又称托养,仅指父母委托他人代其抚养子女,受托人和被抚养的子女之间并不发生拟制血亲关系,该子女与其父母仍有亲子间权利义务关系。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表现为:(1)收养是产生拟制血亲关系的法律行为,养父母与养子女通过收养行为建立了父母子女之间的身份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而寄养只是由接受委托的亲友代为父母抚养和教育其子女,并不改变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2)在收养关系中,养子女的抚养教育费用均由养父母承担,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养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的,都应当由养父母承担民事责任;而在寄养关系中,被寄养人的抚育费用由被寄养人的父母承担,被寄养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也仍然由被寄养人的父母承担,寄养人对被寄养人不承担任何费用和责任。 (3)收养行为必须在具备了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基础上依法成立,才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而寄养行为是亲生父母委托他人代为履行抚养义务的一种方式,只要寄养不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法律一般对其成立不予约束和干涉。
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有儿童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3)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寄养儿童抚育、成长的疾病; (4)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5)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具有社会工作、医疗康复、心理健康、文化教育等专业知识的家庭和自愿无偿奉献爱心的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34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5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