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任意共同犯罪,简称“任意共犯”,是“必要共犯”的对称。刑法分则规定的可由一个主体单独构成而由数人共同实行的犯罪。所谓任意,指某一犯罪的主体不...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即使同时同地进行同一犯罪,如某甲看到某企业仓库看守不严,前去,某乙看到后也去盗窃,但双方事先没有商量,作案时也没有合作。这是事先无预谋的同时犯。同时犯与共同犯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之间没有主观故意的关联。同时犯对各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犯罪总和承担责任。主观上关联是实施共同故意内容的桥梁。存在于不同行为人之间的同一目的,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形成串联,才能共同实现。共同故意关联是共同犯罪的前提。不同行为人为了达到共同犯罪结果,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联系、有配合,只有这样,才使各人的犯罪活动具有统一性
片面共犯是“全面共犯”的对称。二个以上的行为人之间,主观上没有相互沟通,仅单方面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情况。例如,故意帮助他人犯罪,而他人并不知道有人在帮助。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成立共同犯罪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主体必须是2个以上达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 第二,构成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第三,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9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