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
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剽窃是指行为人故意将他人作品原封不动或经改头换面后,冒名为自己作品发表的行为。 2、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无异于偷盗和抢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性质十分恶劣,它不仅是侵害作者权益,欺骗了作品的传播者和得到作品的公众,而且违反社会公道,污染文风。
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3、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4、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5、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情节严重”,是指: 1、战时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 2、盗窃、抢夺武装部队重要公文、证件、印章的; 3、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数量较大的; 4、盗窃、抢夺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成为他人犯罪条件的; 5、因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严重损害武装部队声眷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4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9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