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我国的法律上,和抢夺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首先,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有加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如果被判处了10年,说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的法律上,和抢夺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首先,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只侵犯了财产权利;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其次,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2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但是,携带凶器抢夺,或者犯抢夺罪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都构成抢劫罪。最后,抢劫是使用暴力以及足以压制他人使他人不敢反抗的方式强取财物,而抢夺虽然也有一个抢字,但它不依靠暴力的强制,而是乘人不备夺取,依靠的是突然性,快速与敏捷,基本属于巧取的犯罪,而不像抢窃是豪夺的方式。
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的认定应注意下列问题:1本罪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只要已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根据规定,抢劫行为有以下四种具体表现: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 (2)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携带凶器抢夺公私财物; (4)聚众“打砸抢”中砸毁、抢走公私财物。上述四种抢劫行为中,理论上将第一种称之为标准的抢劫,第二种叫转化型抢劫,后两种则属于准抢劫。行为人只要有四种行为之一即可构成抢劫罪。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加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如果抢劫罪被判处了10年,说明该案件情节较严重,社会危险性较大,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应该在法定期限内上诉,如果有新证据能证明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情节轻微的话,就有减低量刑的可能。 3、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犯抢劫罪的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也可以申请减刑。 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