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流程规定,涉及民事赔偿的案件,一般都是先审理结束刑事案件之后,才会开始民事审查。侦查、起诉阶段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如下:(1)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遭受物质损失的受害者或者其他依法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并已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刑事案件起诉后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书,或者接受口头起诉后,应当在7日内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的,裁定驳回起诉。 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当在5日内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复印件送达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并根据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答辩状的时间。 在开庭审理案件之前,人民法院应当向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发和被告,并通知其按期出庭。原告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院允许中途退庭的,应当撤销诉讼;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可以实行民事拘留。(六)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公民个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审理调解,调解应当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法官应当及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双方前一方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与刑事诉讼一并开庭。庭审时,一般应分阶段进行,先审理刑事部分,再审理附带民事部分,附带民事部分的审理程序参照民事审判程序进行。(九) 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经调解不能就已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达成协议的,应当共同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1、被害人等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3、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答辩状的时间;4、送达传票,通知原、被告按期出庭;5、条件;6、开庭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一、刑事部分 审判长宣布开庭,宣当事人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附带民事当事人等;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有权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等),同时核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收到相关文书的情况。 1、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根据审判长指示,有时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但宣读后先审理刑事部分,然后再审理民事部分)。 2、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3、公诉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质证意见。 4、公诉人、辩护人对案件发表辩论意见。 5、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二、附带民事部分 1、附带民事原告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 2、听取被告人、辩护人答辩意见。 3、附带民事原告人举证、被告人或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 4、被告人举证,附带民事原告人或代理人发表质证意见。 5、附带民事原告人(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发表辩论意见 6、法院组织调解。 7、当事人最后陈述。 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审理程序结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7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2,757人已浏览
3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