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纠纷的重点是违约责任之争,违约责任的设定有两个目的: 1、通过设定违约责任,从而提高违约成本,迫使对方按合同约定履行,从而维持交易结果的...
合同纠纷的重点是违约责任之争,违约责任的设定有两个目的: 1、通过设定违约责任,从而提高违约成本,迫使对方按合同约定履行,从而维持交易结果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发生的时间不同。缔约上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 2、性质不同。缔约上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其目的是解决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因一方的过错而造成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的问题;违约责任则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如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数额等。 3、赔偿范围不同。缔约上过失责任赔偿当事人的信赖利益损失,以求回复到先前的状态;违约责任则赔偿当事人的期待利益损失,目的在于达到犹如合同全部履行的状态;在具体的责任形式上,缔约上过失责任表现为单一的损害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则表现为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等。 4、损害赔偿的限度不同。基于违约责任而产生的损失赔偿原则上不能超过违反合同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缔约上过失责任中则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性规定。
单方解除合同在构成违约的情形下应承担违约责任。比如在约定的解除条件不成就或者不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时,单方解除构成违约。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包括: 1、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2、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措施。 3、赔偿损失。 但是这是一种法定的民事责任,不应算作违约责任,如果合同因为违约而解除的,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4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