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入监以后才有可能减刑,但最低服刑期为二年六个月。2、法律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确有悔改表...
保外就医保证人的义务是: (一)协助社区矫正机构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和有关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擅自离开市、县或者变更居住地,或者有违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已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予保外就医:1、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2、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刑两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到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限的三分之一以上,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长期治疗无效。但是,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的情况下,改造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3、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4、年老多病,损害了社会的可能性。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允许保外就医:一是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二、原无期徒刑和缓刑两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有期徒刑罪犯执行原判刑期(减刑后,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有严重慢性病,长期治疗无效。但是,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风险,改造表现良好,则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保外就医:患有严重疾病的;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年老多病,已经失去了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保外就医保障了监狱内罪犯接受治疗的权利,是一种制度关怀,也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因法律规定,适用监外执行无社会危险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式。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经有关机关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法律规定,不适合在监狱执行刑罚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7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8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