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破坏了国家税收监督管理,妨碍了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而且侵犯了依法执行税务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二、如何认定抗税罪 (一)抗税罪的罪与非罪 情节是否轻微是区分抗税罪与一般抗税行为的关键。情节是否轻微,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认定。一般说来,行为人在抗税过程中,如果仅有轻微的对税务人员的推搡动作或者说了一些威胁性的言辞,没有进一步的暴力或威胁行为,对税务人员依法执行税务不足以构成妨碍的,则应当视为情节轻微,不以抗税罪论处。 (二)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的处理 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出于故意,但也不能排除失手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这种情况符合转化犯的原理,应当根据转化后的性质和后果更加严重的犯罪定罪量刑。
⒈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其犯罪对象,包括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及依法征税的税务人员。 ⒉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⒊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 ⒋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
抗税罪认定标准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抗税罪与欠税的区别,欠税,又称拖欠税款,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由于客观原因超过了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欠税与抗税罪在主观上都具有故意性,行为都具有公开性,既欠税人未缴税款与抗税罪的拒不缴纳税款一样,都是行为人明知没有缴纳税款,且毫不欺骗或隐瞒,税务机关也知道其未缴纳税款。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抗税罪具有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的目的,欠税、一般并不具有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而多是因故不缴纳或故意暂时拖欠。 第二,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而欠税并不采用暴力威胁方法、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0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