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离婚财产的分配: 夫妻婚前的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夫妻双方的合法收入即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婚前无特殊约定的,原则上平分。 二,关于孩...
1、离婚时财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不以登记在谁名下为准,通产看取得权利的时间在婚期还是在婚后。 2、子女分配,具体参见《最高人民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父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子女对父母的财产不具有分配权。子女对父母财产具有分配权的情形: (1)父母一方去世或者父母双方去世,子女作为继承人可以参与遗产的分配。 (2)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成为无民事行为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成年子女作为监护人可以从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利益出发处分父母的财产。 (3)父母双方在世,委托成年子女代为分配双方财产,需要出具授权委托书。
财产一般是平分,但如果对方有外遇等过错,您可要求多分。及能协商一致最好,这样没有一定的标准,双方同意即可。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的,会依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综合考虑双方经济、居住等条件以及孩子的成长习惯,且一般会按未取得抚养权一方月收入的20%到30%判决抚养费金额。
只能分割夫妻共同的那一部份,对于父母的那一份是无权进行分割的。现行《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1062条到第1066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民法典》第1065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即如果财产一旦约定是夫妻共同所有,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意更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