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17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
《》第17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许多人都知道法院是打官司的地方,但对检察院却不太了解。今日,我将向您介绍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审查批准逮捕、自查案件的调查、审查起诉、公诉案件的起诉和作为控方出庭。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其主要职责是依法行使审判权,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判。上下级法院是审判监督关系,上下级检察院是领导关系。检察院有权依法监督法院的审判过程,对法院的非法审判提出纠纷意见和抗诉。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检察院、法院和公安是分工合作、合作和监督的关系。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在收到申诉书后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送达是否受理申诉书。如果作出受理决定,检察院应在受理日起7天内作出以下处理:1、不服同级或下级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裁定的,转移到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2、上级人民检察有抗诉权的,转移到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3、依法属于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转移到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处理。(二)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书。如果检察院决定立案,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检察院立案后,应调查法院审判书,调查书后3个月内审查结束。如果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通知申诉人。(3)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检察院立案后,审查法院民事审判活动。对于取保候审结束的案件,检察院要分情况做出是否提起抗诉的决定。立案审查期一般为自调(借)阅法院审判案卷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复杂疑难的案件为六个月内。(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对于同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经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如果检察院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将做出不提请抗诉决定,并在作出该决定之日起5日内送达《不提请抗诉决定书》。对检察院作出不提出抗诉或不提出抗诉决定的诉讼案件,当事人再次提出诉讼时,检察院不予受理。(五)再审开庭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受理抗诉的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提出抗诉的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必须首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这里的“犯罪事实”,是指影响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包括: (1)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违法行为的事实。 (2)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的事实。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精神状态等。 (3)确定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事实。查清上述各项事实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条件。 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客观依据。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9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