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或职业病确诊或者鉴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申请报告,并及时安排医疗救助。遇有特殊情况,...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工权益保障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由本级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应付款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支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二)克扣或者职工工资的;(三)低于集体合同约定和当地标准支付职工工资的;(四)拒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职工加班加点工资的;(五)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未征得职工本人或者本单位工会书面同意或未按规定提请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延期支付工资,以及延期超过二个月的,视为无故拖欠工资。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以及不履行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调解协议书的,职工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对职工进行职业的义务,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实施和职业技能培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比例的原则,提取、使用培训经费,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费用,不得向职工收取培训费用。用人单位未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不得以职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参加职业培训达不到要求或者拒不参加职业培训的除外。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或职业病确诊或者鉴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申请报告,并及时安排医疗救助。遇有特殊情况,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也可以直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4人已浏览
687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6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