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
法定不起诉——有证据证明这个人没犯罪存疑不起诉——这个人犯罪的证据不足酌定不起诉——检察院认为这个人犯罪了,但情节轻微,起诉了也应该免于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检察院根据上述情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如果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案件符合起诉条件时,可以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对于存疑不起诉应当注意的是,只有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才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因此,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和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存疑不起诉的必要条件,人民检察院必须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防止放纵犯罪分子,又可以防止久侦不决、久押不放的现象,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存疑不起诉,确实说明司法机关的证据根本就没办法直接证明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说不定完全是冤枉了犯罪嫌疑人也是有可能的。虽说是要追究办案人员的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来承担赔偿义务,侦办这起案件的负责人,也应该对此适当的进行惩罚。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凡是不起诉的案件.应制作不起诉决定书。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及第173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七种情形: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依照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7、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8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