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在已经没有了事实收养的说法,在1991年以前旧的收养法可以有事实收养,现在收养必须办理收养首先向,否则收养是不合法的。 所谓事实收养,...
1、在1994年2月1日之后,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没有领取结婚证的,双方之间不存在婚姻关系。杨某与管某在2006年之后才在一起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及以下文件。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二)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证明;(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收养子女的疾病的体检证明。收养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无法找到生父母的弃婴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的证明;(二)公安机关出具的收拾弃婴和儿童报案证明。收养继子女的,只能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父亲或母亲结婚的证明。
事实收养指双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未办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便公开以养父母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行为。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收养当事人双方均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其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以父母子女相称,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公认;双方相互间有扶养的事实。长期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是父母子女之间最基本的相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父母子女之间的主要权利义务。如果养父母由于工作、生活等特殊原因将养子女寄养至他人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也可能成立事实收养。 (3)养子女与生父母在事实上已终止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未曾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前,在这个问题上,各地人民法院在实务中的做法基本一致,即按照一定的年限确定,具体做法略有不同。赔偿期限按照赔偿权利主体即被扶养人身份的不同分别确定以下期限: 1、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按期给付到其独立生活时止,一次给付的,原则上计算到十八周岁。《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2款也采此种办法。 2、被扶养人是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原则上给付到其恢复劳动能力或死亡时止;《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2款也采此种办法。如果是一次性给付的,则做法有所不同:或者是扶养二十年,但五十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或者是原则上计算到七十周岁。被扶养人是有劳动能力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参加劳动的成年人,或者诉讼时已超过七十周岁的,一般不宜采取一次性给付的方法。需要进行拆分理解,对于公婆,在丈夫死亡后,儿媳则没有了赡养的义务,若自主赡养的,无论是出于道德还是法律都不会阻止。孩子的抚养,若对方死亡后经济赔偿金的,可以将一部分赔偿金做为孩子的抚养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