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以下个人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如下: 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个是分段计算后再相加的税率表。 但实际工作中,是通过速算公式计算的,速算扣除数是可以推导的。 在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分段计算然后相加)的前提下,为了计算方便,采用速算公式进行计算,速算扣除数就是对原适用低税率部分因适用高税后的修正数。给你举个例,以7900元收入例,看看是否对你有帮助: 应纳税所得=收入-扣除标准额=7900-1600=6300元 第一级:不超过500元的。应纳税=500*5%=25元; 第二级:500至2000元的。上限减下限为1500元,应纳税=1500*10%=150元; 第三级:2000至5000元的。上限减下限为3000元,应纳税=3000*15%=450元; 第四级:5000至20000元的。因为你的应纳税所得最高在这一级距,因此是6300元减5000元为1300元。应纳税=1300*20%=260元; 通过上述四步合计税款为885元,计算是否正确可以通过速成算公式验证:6300*20*-375=885元。 不知你是否理解了? 附计算依据: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10、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人已浏览
551人已浏览
572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