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村委员会成员公然抗拒法院作出的裁决,当事人完全有资格申请实行强制执行措施。自人民法院颁布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各村民委员会就需要遵守并履行裁...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拒绝不履行法院的判决,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有执行的能力拒绝执行,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和罚款情况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涉嫌拒不执行裁定判决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下称《立法解释》),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作了量化和解释,取消了拒不执行情形只能发生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书以后的限制,不再要求行为人客观上须有暴力、威胁的方式妨碍或者抗拒执行,并将被执行人采取表面合法而实际为规避法律的行为纳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