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是劳资纠纷,需要先行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才可能进入司法阶段。即,先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关提起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能再向法院起诉。持相关的劳动...
1、可以收集证据后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法院会依法做出判决2、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是关于拖欠工资不给起诉的解答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如果是劳资纠纷,需要先行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才可能进入司法阶段。即,先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关提起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能再向法院起诉。持相关的劳动关系证明以及工资薪酬证明就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了。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据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身份证复印件(1份)。 另外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拖欠工资的,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开始计算。若已过诉讼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
你可先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反映。只要是拖欠工资你就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557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7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