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权利: 1.有权委托代理人 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律师叫辩护人,独立行使辩护权,不受当事人的支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五条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是:(二)有明确的被告人;(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害人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时,在同一个法庭上具有双重身份。在审理刑事案件阶段,以被害人的身份可以参加质证、在法庭辩论阶段可以发表对被告人定罪 和量刑的意见。在审理民事案件的阶段,可以就自己遭受的物质损失举证,可以提出或者放弃自己的赔偿要求,可以和被告人和解。
在刑事案件中,是没有原告这一说的,只有被告、公诉人、被害人 只有在民事案件中才有原告一说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部分是按民事诉讼法审理的 民事诉讼“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在没区分是民事还是刑事呢?简单说,判刑不判刑,判多少年?这个是刑事部分
根据法律规定,凡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以及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提出赔偿请求的,可以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具体包括: 1、被害人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作为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而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在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在被害人已死亡的案件中由于当事人的死亡,其诉讼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均归于消灭,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而其民事权利又需要有人主张,因此,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专门规定其近亲属可以起诉。近亲属的范围为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一般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2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