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能否判处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受害人的谅解只是判处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也就是说,...
处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 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 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而抢劫罪最低是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因此,是可能判处缓刑的。再者,劝他自首吧,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
关于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木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如果真的成立法律上的未遂,是可以从轻处罚的。具体结果关键看辩护律师如何辩护了。建议尽早委托专业介入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从现在的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危害不大的,当地的又认定为未遂的话,我认为应该会判。
1、这个“抢”要区别是抢劫还是抢夺。 2、抢劫罪是行为犯,不但侵害是财产权,还是人身权,一着手,就是既遂。如果构成抢劫,量刑起步就是三年以上。 3、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可以减轻处罚。不判的可能性很小。 4、建议请个律师来帮你们。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