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完善内部治理,明确机构职责。应当优化股权结构,减少城市商业银行的政府干预,提高经营独立性。股东大会应发挥其权力机构的作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
完善内部治理,明确机构职责。应当优化股权结构,减少城市商业银行的政府干预,提高经营独立性。股东大会应发挥其权力机构的作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存单质押贷款利率,执行央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但不得超出同期基准利率的四倍。那么,央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为一年及以下利率为4.35%,一年至五年(含)利率为4.75%,五年以上为4.90%。由于每个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申请存单存款质押贷款时,银行最终确定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存单质押贷款利率很少下浮,并且最多下浮10%,而大多数时候都会上浮。但不管是上浮还是下浮,存单质押贷款利率都比定期存款利率高得多。因此,存单质押贷款用于应急比较合适。如果借款人需要资金的时间较长,并不划算。 二、存单质押贷款风险如何防范 (一)要考虑应收账款双方的信誉度,特别是在金融机构有无不良还款记录。结合贷款五级分类中关于企业非财务分析的要领,对企业的营业前景进行预测。要保留企业销售合同的原件、卖方企业的发货单、买方企业的收货单及货物验收合格入库的证明等,验证交易的真实性。 (二)认真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除企业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指标外,重点看五项指标。一看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中的占比,这一比例,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的状况,比例过高,要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状况。二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三看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这一指标能够影响我们决定贷款的期限。应收账款的到期日就早于合同规定的还款日。四看应收账款的成分比例,是否集中于一个客户。这一比例反映企业贷款回收的风险性。五看付款单位是否为贷款申请企业的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 (三)要求付款方提供承诺书,确认应收账款的具体金额,承诺只向销售商在贷款银行的指定账户内付款。同时要以书面形式规定,付款方在承诺书中签字确认到期不付款的违约责任,以及如果在未告知质押权人的情况下,擅自支付,对由此对银行产生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等。 (四)办理质押登记。 (五)确定合理的质押比率。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质押率控制在50%-70%左右。 (六)做好贷中、贷后管理工作。
如果存单质押到期,贷款机构会直接从存款中扣除,并且记录你的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征信。不良信用记录主要有两大负面影响。 1、是对借款人今后贷款有影响; 2、对借款人的信用活动有影响。信用记录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对贷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拥有好的信用记录,在申请贷款时,较能得到银行的信任。而有不良信用记录,借款人今后不管贷款消费,还是贷款经营都会比较难,只要是贷款,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银行会降低贷款额度,有的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有的银行甚至会直接拒绝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个人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办法》第十六条出质人和贷款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当借款人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贷款人可直接将存单兑现以实现质权。存单到期日后于借款到期日的,贷款人可继续保管质押存单,在存单到期日兑现以实现质权。
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关键。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打铁还须自身硬”,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做执行制度的带头人,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信贷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决杜绝以往个别领导同志道德缺失、利益驱动,亲自或指使信贷人员违规操作贷款行为。营造“人人讲合规、人人合规操作”的浓厚氛围,取得“不令而行”的良好效果。(2)、严把贷款“三查”关:主任(行长)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决不能当甩手掌柜的,要经常深入到企业、到村、到户,随时掌握借款人、担保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潜在风险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真实性、贷款手续的齐全性、合规合法性及贷后管理制度、风险预警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把关。(3)、明确贷款权限,规范审批程序:坚持集体审批,实行层层把关,坚决杜绝“一言堂”、“主任(行长)说了算”的不良现象。各级信贷审批人员一定要高度负责,恪尽职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抵制违规行为和各种干预,坚决杜绝被人指使、同流合污、暗箱操作、编制虚假材料违规贷款等行为。(4)、会计人员也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规范贷款业务结算程序,杜绝因信贷人员道德风险引发顶冒名贷款及信贷资金挪用等违规行为。(5)、各级业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大调研力度,注意发现、总结信贷管理工作中的漏洞、隐患及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适应信贷业务稳健发展的需要。(6)加大惩处力度,加大违规违纪成本,使其不敢为。以往“怜悯思想”、“老好人思想”在各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出现重查轻处或不处理,甚至出现根本不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等不良现象,大大降低了违规违纪成本,也助长部分执迷不悟的信贷人员逾越道德底线、大肆违规操作的嚣张气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5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